招考新模式拓宽学子成才路
——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刘盾通讯员黎鉴远
(资料图)
■教育这十年地方经验
“我们中职生靠一技之长,也能考到心仪的高校。”张洁仪很感恩这10年的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我偏科特别严重,初中毕业后就去读了中职,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我不但考入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还获得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
在备赛时,张洁仪的技能优势愈加凸显,她主动为团队成员归纳虚拟仿真技术和实训操作要领,带动团队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最终帮助团队在大赛上大放异彩。这让张洁仪变得自信,继续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10年来,广东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从统一高考分批次划线投档录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别录取;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形式……广东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高考改革之路,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学生高考选科广度
黄际滢已在高中从教24年,曾带过有近70名学生的班级。由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再加上大量随迁人员子女流入珠三角地区,在广东部分学校,“大班额”曾是突出问题。选课走班在这些学校难以推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高考这一系统工程要顺利实施,就要强化政策、资金、师资保障,打赢消除“大班额”这一攻坚战。为此,广东迎难而上,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截至2020年底,广东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支出达109.66亿元,新增6.2万个学位。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至0.75%。
2016年,投资5亿元建设的河源高级中学投入使用。黄际滢现在该校任教,学校有64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约51人。
班额大幅下降,生均经费大幅上升。广东持续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广东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财政将经济欠发达地区分三档,分别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补助。
这一降一升,大大拓宽了学生选课走班的选择面。在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仅有四分之一是被安排的,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大。
历史、化学、政治,这是周庭宇根据兴趣选出的高考科目组合。在广州市铁一中学整个高二年级,只有她一个人选了这个组合。了解周庭宇的想法后,学校支持她的决定。
自2019年起,广州市铁一中学就开展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选课走班制。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选课的需求,即便是只有一个学生的选科组合,学校也将其开齐,并配齐配强师资。
“我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学生高考报名前选定科目为最终科目。”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表示,广东根据选课走班需要,强化县域内教师统筹。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科教师配备。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15.74万人。
在广东,更多优秀的师资开设了高质量的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科学认知自我。学生们结合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考科目组合。
为让学生贯通式地实现“我的发展我做主”,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主动对接新高考改革,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我校引导学生在填报专业时,依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成效明显。”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发现,新高考以来,学校新生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更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更足,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我的目标,之前想通过高考来实现,但现在凭借大赛荣誉,我如愿来到了深职院。”庄帝豪是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学生。2021年9月,他参加了春季高考。因获得广东省技能院校“无人机创新与应用”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庄帝豪被深职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免试录取,“我将继续在无人机应用技术方面深耕,争取多用一些荣誉证明自己的技能,作为升本科的‘门票’”。
近年来,深职院等广东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用好“中职技能大赛免试”这一政策红利。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就可获得深职院免试资格。深职院根据考生的获奖项目、报考专业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就可入读。
广东还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欧阳谦介绍说,广东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科目,仅限当年广东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成绩当年有效,作为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而合格考覆盖高中14个科目,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
春季高考已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录取主渠道。广东安排高职院校将70%以上的招生计划,投放于春季高考。为了让具有不同禀赋和特长的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广东还着力推进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进行分类考试招生。
如今,番禺职院分类考试招生不但有面向中职生的自主招生,还有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类型。2012年,学校分类考试招生规模约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8%,今年已提升至70%。
如何让考试招生改革更精准地服务经济发展主战场?10年来,广东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对接广东“双十”产业集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分类考试招生专业。番禺职院就将新增的分类考试招生专业,重点向大湾区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好的专业倾斜。该校分类考试招生专业覆盖率已从2013年的24%,提升至今年的88%。
坚持公平公正深化招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从幼儿园到高中,庄娴看着教师在讲台上放光芒,也想当一名教师,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成长成才。但以她的学习成绩,考入华南师大有点困难。
庄娴家在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5万元,而潮州约为2.5万元。
在粤东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如何让这里的孩子享有公平的高考升学机会?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统筹安排华南师大等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规模。华南师大地方专项和教师专项计划也应运而生。
得益于此,庄娴通过教师专项,被华南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录取。“每年有2万元补助,这解除了我们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庄娴说。她打算毕业后投身乡村教育,去汕尾的海丰县工作。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以来,共录取1.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与全省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基本持平。
阳光给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温暖,更给予所有考生公平公正。欧阳谦表示,广东深入实施阳光招生,规范管理特殊类型招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投档录取情况、享受照顾考生相关信息。省属各高校全部成立了招生委员会,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广东还举办高考评卷媒体公开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广东确保“阳光招考”的努力,还体现在“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高考,是广东省新高考的“首秀”,也是与本土疫情的“遭遇战”。面对困难,广东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务组织方案,将全省按疫情严重程度分为3类地区,将涉考人员分为7类人群,进行分区分类管控。
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广东严格做到“两个不交叉”,分医疗救治场所考点、隔离考点、普通考点“3种考点”。广东加强考点管控,做到了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引发疫情传播,不因疫情落下一人、不因特殊放弃一人。
一名考生顺利应考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全力守护。今年6月9日上午7点12分,深圳南山区教育局接到桃园街道通报,该小区一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街道紧急管控该人员所在楼,楼中有一名社会考生参加今年高考。南山区教育局立即启用南山区隔离考点深圳博伦职校,紧急调派备用试卷,安排考试。
今年高考,深圳在49个普通考点的基础上,增设31个特殊考点,每个区均设置1个备用考点、1个专用隔离考点、1个隔离酒店考点。深圳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设立1个医疗救治场所考点。
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为基引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本手”“妙手”,为考生新的人生“答卷”送上祝福:“十年寒窗练就‘本手’,高考考场牛刀小试;厚积薄发‘妙手’自成,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高考改革也经历了“十年寒窗”,在今年与广东省的高考考生一起,交出了“妙手迭出”的答卷。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每日热点:年味浓消费旺 熟悉的古镇回来了
2023-01-28 08:59:26
-
招考新模式拓宽学子成才路
2023-01-28 09:15:50
-
全球快讯:春节假期河南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3375.28万人次畅游老家河南
2023-01-28 09:07:11
-
全球观焦点:鲍常勇春节期间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
2023-01-28 09:20:55
-
当前看点!千城年俗|赏民俗品美食 黄河岸边年味足
2023-01-28 09:18:08
-
春节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2023-01-28 09:00:50
-
“漯组轩”系列评论 |强化反馈意识
2023-01-28 09:21:15
-
环球聚焦:驻马店西站:多措并举应对节后返程高峰
2023-01-28 09:18:20
-
快看:加足马力促生产(新春走基层)
2023-01-28 09:10:12
-
新春走基层丨漯河:累计接待游客132.33万人次!
2023-01-28 09:19:28
-
天天新消息丨郑在绘报 | 郑州春节夜景美如画
2023-01-28 09:00:31
-
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元
2023-01-28 09:14:54
-
【世界聚看点】培训新技能拓宽就业路(新春走基层)
2023-01-28 09:00:35
-
【全球报资讯】春节消费展现经济脉动(今日谈)
2023-01-28 08:59:22
-
瞄准风口产业 创新招商模式 湛河区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3-01-28 09:14:04
-
专家呼吁警惕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3-01-28 09:19:09
-
环球热议:监测数据:春节7天四川旅游接待人数全国第一
2023-01-28 09:10:56
-
解读: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恢复至2019年同期73%
2023-01-28 09:08:46
-
酸酸甜甜 草莓怎么洗才干净?
2023-01-28 09:04:34
-
安心过年有“医”靠
2023-01-28 09:13:08
-
涠洲岛旅游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2023-01-28 09:04:41
-
今日要闻!数据:成都上海广州三城市成今年春节最热门
2023-01-28 09:09:23
-
当前动态:政务服务“加速度”
2023-01-28 09:03:07
-
信息量巨大,关键数据解读,河南重磅报告发布
2023-01-28 09:10:59
-
焦点快看:忙碌急诊室
2023-01-28 09:14:49
-
文旅部:春节国内游恢复至疫前同期88.6%
2023-01-28 09:20:25
-
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丨项目为王稳大盘——写在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办之际
2023-01-28 09:09:07
-
当前聚焦: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2023-01-28 09:20:34
-
天天热消息:税务总局:假期消费平稳增长 出行旅游恢复快
2023-01-28 09:03:44
-
患者的需要就是冲锋的号角
2023-01-28 08: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