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教育文化 > 教育资讯 > 正文
环球新动态:大学师生在行走中解码大自然
2022-09-19 08:12:2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注河南热线

师生们在衢山岛调查入侵植物。华东师大供图

师生们在滩涂上作业。华东师大供图


(相关资料图)

师生们在东极东福山岛进行样地植物调查。华东师大供图

开学前夕,一群华东师大的学生急匆匆地从野外实习基地返回上海报到。他们是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团队的师生,专门访海岛,解码大自然这本“天书”,大学生活过得颇有价值。

“这次野外实习将会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20级生态学专业学生伍若熙是《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团队的一员,师生们此前历经14天,从福建漳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东山岛,再到浙江舟山衢山岛、东极岛,走过两个省份的海岸带和海岛,在环境迥异的生态系统中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下一步,同学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联系专业教师,继续深入完成各自的课题研究。

8月18日,该校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在院长陈小勇,任课教师阎恩荣、张健、斯幸峰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丈量美丽中国》野外实践课程。张健认为,生态学专业,只有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才能解码大自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天书”。

在漳江口,他们调研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生态适应特征,调查周边海堤的入侵植物种类和群落学特征,探究红树林与光滩两种生境类型的底栖动物和鱼类群落差异,辨别红树林、林地、农田和鱼塘中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在东山岛,他们调查木麻黄防风林森林群落,围绕沙滩和基岩植被以及海岸防风林,调研海岸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在衢山岛,同学们第一次独立完成了系统性群落样方调查,建立了4个动植物配套的海岛长期固定观测样地,探索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

14天4站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野外实习中,师生每人每天野外步行1.5万余步,总共采集了生物标本100余份,拍摄图片记录陆地和海洋生物分布信息1200余张,完成了30多个植物样方的采样和样方调查。

据悉,《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发端于华东师大的“五育并举”实践,于2019年启动策划和筹备工作,前期筹备历时两年。它针对特定的生态学问题,带领学生前往我国最具生态特色的地区开展野外调查、测量和研究。具体实习线路由生态学专业多位老师精心设计、提前踩点与联络。

去年暑期,这门课首次开课,同学们前往我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丈量七彩云贵,成果丰硕。

选样地、拉样线、测高度、估盖度……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还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下过滩涂,上过通量塔,爬过野山,淋过暴雨,感受过海风拂面,也体会过烈日暴晒,饿了席地就餐,累极了倒地而睡……这些野外经历让同学们对生态学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都是生态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令杨世豪同学印象深刻的是,8月19日上午,他们在对漳江口红树林植被的整体分布状况进行踏查时,经历了六场大雨,“狂风暴雨和阳光炙烤在短短几小时中交替出现,那天我们还做了样方调查,频繁的降雨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大家面对多变的天气都做到了处变不惊。”

伍若熙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老师的协助下救助了一只粉红燕鸥的亚成体。8月22日,在东山岛,他们发现这只小鸟的时候,它在晚风中耷拉着脑袋、瑟瑟发抖,旁边有流浪狗虎视眈眈。鸟类学专家斯幸峰老师给它进行了初步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外伤。他们将小燕鸥带回旅店悉心喂养了两天。24日,这只掉队的粉红燕鸥重新展翅飞翔。

野外实习间隙,师生们会聚到一起举行学术讨论会。同学们就野外实践的所见所闻提出疑问和思考,比如漳江口滩涂和红树林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对比、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概念界定、天气变化与植物响应的关系、如何恢复沙滩生态系统等,老师们的回答则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灵感和启发,进一步思考自然现象与生态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次野外实习,我感受到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丰富和美丽,但也看到被无数水管分割的沙滩、一片一片的入侵物种,这让我无比痛心。改变这些现状,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杨世豪说。

田波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19日 05 版

责任编辑:hN_1927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