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是科学教育的生动实践
2022-03-30 08:57:45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刘钰

所有梦想的萌发,都可能来自生命体验中一次微小的触动。“天宫课堂”给许多青少年带来了这样的感受。这堂跨越浩瀚宇宙的太空科普课,已经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来自神舟十三号的“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用一系列有趣的太空小实验牵引着无数青少年的目光,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一个国家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当我们为“天宫课堂”的精彩连连点赞时,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思考得更深远:堪称科普示范课的“天宫课堂”,其精神内核是什么?能给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带来哪些灵感?

如果我们想让更多的青少年拥有创新能力、科学梦想,科普和科学教育一定要“下沉”。这一方面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科学走下“神坛”,揭开神秘的面纱;另一方面要善用互联网等工具,打破时空距离,让优质科教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宫课堂”是科普“下沉”的生动实践,在以上两个方面有着很强的示范意义。“冰墩墩被抛出,沿着原有方向匀速前进”“水在表面张力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3位航天员动手操作太空抛物、液桥演示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原理的思考。特别是“冰墩墩”的出现,放大了科学实验的趣味性,瞬间拉近了青少年与科学的距离。而借助中国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等技术力量的加持,高大上的“天宫课堂”得以跨越星辰大海,飞进每间教室、每个家庭,与地处天南地北的青少年亲切互动。

科学是“玩”出来的,不可能靠“刷题”刷出来。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国家科技发展程度、教育整体质量等因素环环相扣。过去一段时间,在一些地方,青少年所接受的科普教育还比较有限,科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一直存在。不少学校看重对个别优秀学生的培养,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再加上受应试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往往缺少对科研方法的了解。如此下来,被置于“神坛”的科学总披着面纱,高高在上。牛顿定律不只是几组公式,万有引力不只是书上的名词。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或亲切可感的场景中,观察与思考有趣的现象,并通过动手操作一窥其中的奥妙。如此,科学才能走进青少年的内心,这也正是“天宫课堂”坚持的基本原则。

脚踏实地不断尝试,在失败中探索前进,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很多科学家传奇故事中最动人的地方。一个人可以不做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科学精神。面对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科学素养、科学思维,才会更好地怀有创造精神去完成各类工作。这也是科普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普适价值。“享受”科学探索中的失败,是科学教育中的必修课,也是摘掉科学高冷标签的好办法。在“天宫课堂”的太空浮力实验环节,王亚平就遇到了“难题”,并向地面课堂的学生们“求助”。这个互动探究、共同进步的设计格外珍贵,体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应成为科普和科学教育中的基本要素。

“天宫课堂”利用科技的力量,让科普“下沉”的做法值得长期坚持。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普遍存在,特别是科学教育的硬件资源、教师资源在不同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就拿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分布来说,还多集中在省会城市。三、四线城市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尚显不足。因此,在推动科普资源均衡发展过程中,要探索建立覆盖中小学的教育平台,让不同区域都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提升硬件支撑的同时,探索教育人才援助计划,鼓励科学家、科普工作者进校园,并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于科普教育基地比较缺乏的地区,相关部门要利用好科普大篷车等重要活动载体,帮助青少年在家门口感受科技的魅力。

共赴星辰大海不是神话,无论是身处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偏远寂静的乡村,每个青少年都拥有仰望浩瀚星空的权利,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把科普做得更接地气,把科学教育做得更加扎实,青少年奔跑的步伐才会更加有力。

(作者系本报记者)

    独家